内容页头部

医药原料药生产环境细菌总数检验实验

检测项目

空气微生物监测:

  • 沉降菌检验:采样时间≥4h、培养皿直径90mm(参照ISO14698-1)
  • 浮游菌检验:采样流量100-200L/min、撞击法精度±5%(参照GB/T16293)
  • 动态空气采样:移动采样点≥5处、风速影响评估(≤0.45m/s)
表面微生物监测:
  • 接触碟法:接触面积25cm²、培养温度30±1℃(参照ISO18593)
  • 擦拭法:棉签回收率≥70%、洗脱液体积10mL(参照USP<1116>)
  • 设备表面检验:凹凸表面适应性、残留抑制物测试(乙醇残留≤0.1%)
人员相关监测:
  • 手套印迹检验:接触压力50-100g、培养时间48-72h(参照PIC/SPI007)
  • 洁净服监测:肘部/膝部重点区域、微生物穿透率测试(≤5CFU/cm²)
  • 口罩有效性:呼吸气溶胶捕获率≥95%、细菌过滤效率BFE≥99%(参照EN14683)
水系统监测:
  • 纯化水细菌检验:膜过滤法孔径0.45μm、培养温度25±1℃(参照ISO6222)
  • 注射用水监测:在线采样点、内毒素干扰排除(LAL测试阴性对照)
  • 管道生物膜检测:取样频率≥每周、剪切力影响评估(流速≥1.5m/s)
物料接触点监测:
  • 原料包装表面:开包前/后对比、擦拭面积100cm²(参照WHOTRS961)
  • 容器密封性:微生物侵入测试、负压保持≥30min(参照ASTMF2338)
  • 输送带监测:动态擦拭法、材料兼容性(无抑制剂释放)
洁净区验证:
  • 静态/动态分级:粒子计数同步、微生物限值≤1CFU/m³(A级区,参照ISO14644)
  • 压差监控:梯度≥10Pa、数据记录间隔≤1min(参照EUGMPAnnex1)
  • 气流流型测试:烟雾可视化、死角区域识别(湍流指数≤0.25)
培养与计数:
  • 培养基验证:生长促进测试、灭菌温度121±1℃(参照EP2.6.12)
  • 菌落计数:自动计数器误差≤±5%、CFU计算(参照FDABAM)
  • 阴性/阳性对照:无菌对照阴性率100%、接种回收率≥50%(参照JP4.05)
环境参数关联:
  • 温湿度影响:温度20-24℃、湿度45-65%RH(微生物增殖曲线)
  • 光照强度:UV照射后残留、暗培养要求(≤50lux)
  • 清洁剂残留:中和剂验证、抑制浓度≤10ppm(参照ISO18593)
趋势分析:
  • 数据统计:月度波动图、3σ控制限(参照ICHQ9)
  • 超标调查:根本原因分析、纠正措施有效性(复测合格率≥95%)
  • 季节性影响:湿度相关性R²≥0.8、预测模型验证
人员操作评估:
  • 更衣程序验证:手套更换频率≤4h、微生物沉降率降低≥80%
  • 行为监控:高频接触点识别、录像回顾分析(动作偏差≤5%)
  • 培训效果:模拟污染测试、误差率≤1%(参照GAMP5)

检测范围

1.洁净室空气:A级至D级洁净区,重点检测浮游菌浓度与粒子关联性,确保动态操作下细菌总数≤警戒限

2.设备表面:反应釜、混合罐及灌装线,检测接触点微生物负荷并评估清洁程序残留抑制效应

3.人员防护装备:洁净服、手套及口罩,监测穿戴后微生物穿透与脱落控制,针对肘部/腕部高频接触区域

4.包装材料:原料药内包材如铝瓶、塑料袋,检验开封前表面菌落及密封处侵入风险,侧重抑菌涂层兼容性

5.水处理系统:纯化水储罐、管道及使用点,检测生物膜形成趋势与内毒素交叉干扰排除

6.物料传递区:气锁间及传递窗,验证表面擦拭菌落与压差维持能力,预防交叉污染

7.地板与墙壁:环氧树脂涂层地面及平滑墙面,监测清洁后微生物残留与缝隙处生物负载累积

8.工具与器具:取样勺、容器及连接件,检验频繁接触点细菌总数并评估材质抗微生物性能

9.HVAC系统组件:高效过滤器、风管及回风口,检测末端空气微生物与粒子关联,验证过滤效率≥99.97%

10.人员手部:操作工手套印迹,定期监测指尖及掌心菌落,确保更衣程序合规与即时消毒效果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ISO14698-1:2003洁净室微生物污染控制-空气监测方法
  • ISO18593:2018表面微生物监测-接触碟与擦拭法
  • USP<1116>洁净环境微生物控制与监测
  • PIC/SPI007-6无菌制剂环境监控指南
  • ASTMF51-00微生物过滤效率测试
国家标准:
  • GB/T16292-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悬浮粒子监测
  • GB/T16293-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浮游菌监测
  • GB/T16294-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沉降菌监测
  • GB50591-2010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微生物检测部分
  • GMP2010年版附录1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监控
方法差异说明:ISO标准采样时间≥1h而GB/T16294要求≥0.5h,沉降菌培养皿ISO指定90mm直径而GB允许55mm,浮游菌流量ISO范围50-100L/min对应GB的100L/min固定值,接触碟法ISO允许多种培养基而GB限定TSA,水质监测ISO6222使用膜过滤法而GB/T5750优先平板计数,环境分级中美标准微生物限值相同但动态验证频率ISO建议更高

检测设备

1.浮游菌采样器:MAS-100NT型(流量100L/min,精度±5%,六级安德森撞击)

2.沉降菌培养皿:PetriFilm型(直径90mm,TSA培养基,预灭菌包装)

3.接触碟检测仪:HyCon型(接触压力50-100g可调,面积25cm²,无菌包装)

4.微生物培养箱:BINDERKB型(温度范围0-70℃,精度±0.5℃,湿度控制45-65%)

5.自动菌落计数器:Scan500型(分辨率4800dpi,计数误差≤±2%,CFU自动统计)

6.生物安全柜:LABCONCO型号(A2级,风速0.45m/s,HEPA过滤效率99.997%)

7.水质微生物检测系统:MilliflexPlus型(膜过滤孔径0.45μm,真空度≥600mbar)

8.表面擦拭采样套件:SwabSure型(棉签回收率≥80%,洗脱液体积10mL,无抑制剂)

9.洁净室粒子计数器:LASAIR110型(粒径0.3-10μm,流量28.3L/min,实时数据记录)

10.手套完整性测试仪:GTI150型(针孔检测灵敏度≤10μm,压力测试范围0-1bar)

11.环境监控传感器:VaisalaHMT330型(温湿度测量范围0-100%/0-100%RH,精度±0.8℃/±1.5%RH)

12.显微镜微生物观察系统:OLYMPUSBX53型(放大40-1000x,LED光源,图像分析软件)

13.高压灭菌器:Tuttnauer3870型(温度121℃,压力205kPa,灭菌时间≥15分钟)

14.气流可视化仪:DantecDynamics型(烟雾生成速率0.1-5L/min,高清摄像记录)

15.数据记录分析软件:LIMS环境版(实时数据集成,趋势图生成,警报阈值设置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医药原料药生产环境细菌总数检验实验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